将死的瞬间到底是什么样的——是陷入黑暗,遭遇疼痛,还是毫无知觉?
没人能给出正确答案。但是,ALS(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)患者的体验,或许最接近死亡。
ALS患者,比“渐冻症”患者的存活时间还短或许你知道“渐冻症”,学名“脊髓小脑变性症”。ALS的症状与“渐冻症”极为相近,只是“渐冻症”的存活时间在10年左右,而ALS只有3年。饺饺第一次听说“渐冻症”,是在日剧《一公升的眼泪》中。这部剧讲的是女主亚也得了渐冻症,在大家的鼓励下与命运抗争后,最终离世的故事。
《一公升的眼泪》剧照
《一公升的眼泪》剧照
这部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主人公叫木藤亚也,15岁患病后,便坚持写了10年日记,直至离开。《一公升的眼泪》,就是根据这本日记完成的。
木藤亚也出生
木藤亚也15岁
木藤亚也患病后
木藤亚也最后的时光
当年看《一公升的眼泪》,暴风哭泣。
ALS患者日常ALS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。起初,患者会觉得身体突然出现异样,上医院又查不出病因,也完全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他们唯一的感觉,就是浑身肌肉开始瘫痪,甚至连呼吸肌都开始罢工。
是的,ALS患者面对的,是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权——昨天还能吃饭,今天可能连嘴都张不开了。明明意识和思考都正常,却有话不能说,有事不能做,家人必须24小时陪护在身边,持续进行排痰和排唾液,喂食一日三餐和帮助病人排泄。
他们连自杀都不能。无论内心多么忧郁。
6月,“世界渐冻人日”
“那个世界,泛着光”假如人生被设了时限,被下了死亡通牒,你会做什么?
日本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:一位骑摩托车的40岁男子A被忽视交通信号灯的汽车撞倒碾压,导致了脑挫伤和大腿严重骨折。
A说:“我被送到第一家医院时,对方说没办法治,得赶紧送到下一家医院。他们说这些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清醒了。我听到一个声音说‘请放弃吧’,这让我很害怕。至今,我仍然记得当时手术室的灯光。如果我看不到这种光,医生宣布我会死,我想我会睁开眼睛,让他们给我继续注射麻醉。但其实,我说不出话,眼睛也是闭着的。事故发生三天后,我在重症监护病房再次恢复了意识。”
说自己体验过死亡的人,说出的话大抵都极为相似。
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·瑞(KennethRing)在其著作《Lifeatdeath》中采访了102位经历过濒死体验的男女。他们对死亡的描述有几个共通点,如:
向光明处前进;
意识到了自己的死亡;
进入了黑暗隧道;
灵魂飘离了肉体;
看到了已故的熟人;
痛苦消失了。
而针对“光明”,一位曾因呼吸困难差点儿死亡的美国女性是这样说的:
“我觉得我身处一片宽阔的、毫无他物的草原。那里遍地都是高高的、泛着金色光芒的草,看上去非常的柔和,非常的静谧。(中略)草在轻轻摇摆,我的整颗心都平静了。”
成长的国家不同,濒临死亡的原因也不同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很多人描述濒死体验时,都会说出相似或者相同的情景?
有一种说法是,人在受到某些打击的时候,为了切断痛苦,脑内会分泌一种“麻醉药物”。当人陷入昏睡的时候,这种“麻醉药物”就会发挥作用,人就会看到光。
这种解释或许能给人一些安慰?可能吧。但不是什么人都会经历濒死体验。
死亡,是释放自我的过程?我有一个朋友K。在她的描述中,死是一个逐渐释放自我的过程。K说:“我觉得自己好像在解体,离寒冷、温暖、痛苦等知觉越来越远。”
K在我们高中二年级的时候,得了脑炎,并陷入昏睡。负责看护她的护士发现,她明明陷入了昏睡,却仍能睁开眼睛,并尝试活动身体,但她醒来后却毫无记忆和感觉。她的身体就好比某个手机号码,突然换了个人使用。
死里逃生后,K说:“我觉得死亡,可能就是我逐渐意识不到‘我’的过程”。
死前有痛感吗?我觉得这个应该因人而异。有些人会在死亡前的一段时间会喊痛,但死亡瞬间喊痛的人很少很少。
临终的人,一般会在几天内就陷入昏睡,我想,或许他们可能连自己死了都不知道吧。问题是,死亡降临前的几天,甚至几个月,应该怎么度过呢?毕竟,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迎接死亡的靠近,会对精神带来极大的痛苦。
“我不想死”很多被宣告得癌的患者,都会在接受事实后自暴自弃,因为惧怕死亡而精神崩溃,开始不安、烦躁,失眠,最后消极治疗,郁郁而终。
而一些患者却坚持到最后,他们放不下亲人,尤其是孩子。之前在网上看过一条日本新闻,大致就是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,因为担心自己死后丈夫再婚、孩子被虐待而抑郁。
PS:靠信念,能够直面死亡吗?学生时代有一次和老师吃饭,说了一件事儿,令我印象深刻。
老师是书香世家,父母都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。但是当老师的父亲去世时,老师的母亲却执意要请和尚到家里做法事超度。
只是为了寄托哀思吗?这件事儿我思考了挺久,也没思考出什么高深的道理。
或许,你能告诉我答案?
下期预告:讲个肌肉类的病案吧!
如果你想了解别的什么?欢迎留言呀~~
看精彩:高血压治疗专家:患者是最好的教科书
日本糖尿病专家河盛隆造:想要真正“好起来”,只能靠自己!